晋学文化的策源地——太原杏花岭区 - 晋学文化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书画频道 晋学文化

晋学文化的策源地——太原杏花岭区

2014-3-28 11:35 查看: 3104 原作者: 刘湄来自: 中华人物文化网


    为什么说杏花岭区是晋学文化的策源地呢?不用费力,掰着指头便会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这正是因为杏花岭区所处太原龙城这藏龙卧虎的重要地理位置所决定。有为扭转全省文化格局、创办山西省最高学府“令德堂”(山西大学前身)的领军人物——山西巡抚张之洞;有倡导女性天足第一人、女子教育创始人、54年从教在山西创办六所女子学校,立德、立言、立行的教育大家——孟步云先生;有山西首批留学日本专修教育学,官居要职后而尽心竭力地为山西的基础文化教育事业策划谋略的旗帜人物——赵戴文先生。
    
        一、平衡山西局面   开创高等学府
      
       早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山西巡抚张之洞针对山西“士气衰微而废其学”、“此时授为苦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在明代晋藩宝贤堂旧址上,也就是现如今位于杏花岭区、省政府驻地路西的省实验中学(十中),成立山西省最高学府“令德堂”(山西大学前身)。当时 张之洞来山西任职才两年,为什么迫不及待地以省最高统治者之身份主抓、引领文化教育事业呢?请跟随笔者,观其当时山西之现状:从明代起,“以商立国”之政令取代小农自给自足,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以商为荣以蔚然成风,民俗是把有才能的子弟送去经商,次之才令其读书求仕。到后来晋中祁、太、平三县竟出现了连参加考试的额定人数都凑不够的尴尬局面,才子们给商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增添了新的活力,促使商业在经营管理等主要方面不断趋于完善,不断开拓创新,更加繁荣,晋商达到鼎盛。有经商资历10年20年之人,挣几万两银子,是常见的事,而读书人10年20年中举的却寥寥无几。所以人们认为:“读书求仕收效甚微”。当时有民谚:“读书破万卷,不如在商号里当柜员”。另有歇后语:“秀才进票号,改邪归正”、“家有万两银,不如票号上有个人”等等,印证当时崇商观念之盛。巡抚张之洞扭转平衡山西局面,为选拔出来进入“令德堂”的优秀生员待遇每月给公费银4两,上舍生8两,为山西造就出了无数的人才资源。
  
     二、谋求解放女性  创办女子学校
  
     1907年,清末举人孟步云先生,官任隰州(今隰县)学政。青少年时因生活所迫,或入店铺学徒,或自己办学馆教书。风雨沧桑中,孟步云先生目睹满清政府的昏庸腐败,外来侵略者的肆无忌惮,穷苦百姓的封闭落后,他决心挺身振奋民族精神,向封建积弊开刀。他感到当时中国最封建愚昧的事莫过于妇女缠足,于是,凭借举人和学政的声望,大胆举起倡导女子天足的旗帜,组织志同道合之士成立了“天足协会”,亲任协会会长,集会讲演,散发资料,呼吁妇女解放双足,走出闺房,学习文化知识,参与社会活动。这一进步举动,很快得到热烈响应,祁县、平遥、文水等地纷纷成立起天足协会分会。一时间,天足浪潮席卷晋阳大地。 孟步云先生是山西倡导女性天足第一人,也是山西女子教育创始人。在他54年的文化教育生涯中,为山西妇女解放、接受教育,1907年孟先生任山西农林学堂教习时,他以民间集资入股形式,在杏花岭区的南肖墙创立第一所私立华光女子学校(现五一路小学)。在此为我山西女子的启蒙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 提高女性地位  寻求社会出路  
                   
    孟步云先生在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感女性不只限于学一点知识而已,女性成人后应该同男子一样,走入社会参政议政。实感教师为女性一很好的职业,于是在1909年,在杏花岭区的国师街创立了第一所私立速成女子师范学堂(现第二外国语学校,也称十八中)。
1910年在太原政府授命孟步云在上马街成立太原官立女子师范学校任校长;同年在祁县故乡又创办了两级女子学堂任名誉校长。1917年在国民政府支持下,在开化寺创立太原私立女子政法学院。1932年孟步云先生去世后,山西省教育厅长冀贡泉先生联合全省的社会名流、士绅公请孟步云先生的灵位入文庙三立阁,纪念孟步云先生一生立德、立言、立行之功绩,山西省政府并依校董会决议,准允拔款为孟步云先生建立纪念碑。由时任山西省主席的赵戴文先生题签纪念碑;由山西省博物馆馆长柯璜先生题写拜赞词;由山西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郭象升先生撰文;由被称为“华北一支笔”的赵铁山先生为撰文谨书。
  
    四、普及基础教育  创办国民师范
            


    赵戴文先生是三晋学界名儒,山西辛亥革命先驱,民国时期政要,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人所共仰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一生为山西文化教育事业策划谋略,尽心竭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堪为民国时期山西文化教育的一面旗帜。民国开年坐任第二把交椅,在其专长的文化教育方面大展宏图:1919年为山西普及基础文化知识,在杏花岭区小北门内,兴建占地面积为24万平方米的校舍,创办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亲任国民师范校长一职六年。先后建言开办了众多军事学校,培养军事骨干,为稳定山西局面起到重要作用,故后有论者在谈及其“建树”时称:“晋绥军将校多出其门也”。在太原文庙牵头创办“洗心社”,主要研究儒家学问,亲自主持事务,多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为人群求乐利,为社会谋安全……在此,大力宣传孔孟之道,安定社会、净化人的心灵。1922年以“为救济天资聪慧学行皆优之贫寒之子”为名言而创办以阎锡山为名誉校长的进山学校(现进山中学),使省境内天资聪慧学行皆优之贫寒学子得到全免费良好的学习环境。等等。
    综上所述,人们会一目了然地看出杏花岭区是山西文化教育的发源地,更是晋学文化的策源地,最具文化教育渊源的杏花岭区不仅在过去有着灿烂文化的教育史,更有开创未来的气魄发展未来!
 
责 任 编 辑     夕 林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