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斌:求知 求真 求是 真性 真情 真爱 - 名医名家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名医名家

郑少斌:求知 求真 求是 真性 真情 真爱

2014-1-2 22:00 查看: 3158 来自: 中华人物文化网


     郑少斌,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兼任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尿控学组委员,广东省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编委,《Journal of Endourology》中文版编委,《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等。
从事泌尿外科的医教研工作近30年,在泌尿系肿瘤、尿动力学、微创泌尿外科,特别是肾癌的外科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泌尿系肿瘤的诊治,排尿神经生理及尿动力学,微创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肾上腺疾病和前列腺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肾癌的外科治疗方面,包括肾癌根治性切除加系统淋巴清扫,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深低温停循环下的癌栓切除术或单纯癌栓切除术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刀肾癌根治术近400例,切除各种腔静脉癌栓数十例,诊治病人遍及国内外。T1期5年生存率达94%,T1-T3期总的5年生存率达85%,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
已圆满结题的军队与省级课题7项,近10年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权威性著作3部,获全军医疗成果奖三等奖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12人,在读博研5人,硕研2人。

郑少斌:求知 求真 求是 真性 真情 真爱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1958年10月,郑少斌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县,在家排行老三。1974年,高中毕业的他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于是顺理成章地回乡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
强烈的求知欲一直在冲撞着郑少斌的内心,他渴望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当时的年代,农村的娃要出去只有两条路,一是考大学,二是当兵。姐姐已经被报送上大学了,自己再上大学的希望极其渺茫,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
1976年1月,部队来家乡征兵了,他和同胞哥哥一同应征,按规定,一个家庭只能允许一个人参军。况且,当时的征兵年龄要求是18岁以上,21岁以下,他还虚报了一岁才达应征年龄。
2月初,哥哥接到了入伍通知,21号队伍就要开拔前线了。心急如焚的郑少斌也感到希望越来越渺茫了。谁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却在部队前一天出发的中午,他突然接到通知被要上了。
原来,征兵首长在审查新兵时发现一名应征者超龄了,重新考虑人选的时候,首长马上想到了他。就这样,郑少斌走出乡村来到了河南洛阳,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郑少斌被分配到那位首长的部队,事后首长告诉他:“其实我第一眼就看上你了!你有文化,人又聪明,长得也精神,我们部队需要这样的人才!”
“即便当时没有这个机会,我也一定会去争取考大学的,只要凭真本事去考,我也一定会考得起的,这是我的目标。我当时才17岁还不到,路还长着呢,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
1978年,高考恢复。当时郑少斌所在的部队全军整编军有6万多人,只能推荐6个人去参加考试。平时就努力刻苦、各项表现都很优异的郑少斌又为自己挣来了一次机会,团领导推荐了他。从下达考试通知到上考场,中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从洛阳回郑州的火车上,3个小时内,他就完成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复习。虽然时间非常短暂,但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顺利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军队大学生。
“当时整个军队推荐了6个人,只考起了个2个,我就是其中1个。”
“路只要是对的,就不怕远。机会只会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要做一名好医生,应该追求更深层次的医德
 
谓有“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夏天是异常炎热的,这让在第三军医大学学习及实习期间的郑少斌深能体会。
那段时间,他正沉迷在实验室里,沉迷于尿动力学的世界里。一个夏天下来,他总共做了48条狗的实验,每条狗要重复做几次。天气异常闷热,可由于实验室的特殊环境,电风扇是不能用的。他带着两个饼子,一壶开水,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整天。
1986年,郑少斌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出:a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雄狗的后尿道阻力,有望进一步研究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1990年,在西方国家,以该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药物才正式面市,成为常规药物。“当时如果我的论点能被接受,我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这个观念的。有所遗憾,但收获更大:至少证明了只要我踏踏实实做事,就能真正得到能力和认识上的提升。”
“探路者不可能都是成功的,重要的是探路的过程中的收获,重要的是有这种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精神与认识。”
刚到南方医院不久,郑少斌接诊到一个还不到3个月大的男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病情遭到延误,小孩已经3天没有排尿了。父母带着他找了很多医院,有的还是大型三甲医院。由于风险太大,有的不敢管,有的则不愿意管。看着患者父母绝望的眼神,当时还只是主治医师的郑少斌果断作出了决定:管!经过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手术很顺利。半个月后,小孩康复出院。看着小孩顺利排尿了,孩子的父母含着热泪对郑少斌说:“谢谢您,谢谢您救了我们的孩子!”
河源刘太太也是如此。2006年,由于经常有血尿、腰痛症状,她前往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肾有个巨大的恶性肾肿瘤,不但占据了绝大部分左肾,还侵犯到了肾上腺、腹膜后的淋巴结。更要命的是,肿瘤通过肾静脉、下腔静脉一直蔓延到了心脏。如果再长几个星期,心脏被肿瘤填满,就等于宣判了“死刑”。四处求医时时,刘太太被很多医院拒之门外,“回家吧,差不多了。”后经人介绍,前来南方医院找到郑少斌主任。在深低温、停循环下,郑主任成功切除了瘤拴已蔓延到心脏的巨大肿瘤, 4年过去了,直到现在,她的每次复查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下腔静脉高位癌栓的外科治疗是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以往被认为是手术禁区。手术中大量出血,不仅会造成术野不清晰,还会危及患者生命。为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以后,郑少斌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新的科研领域——深低温、停循环状态下进行肾癌伴腔静脉癌栓切除的手术治疗,即在体温降至15~18之间,将患者血液泵出体外,患者在呼吸、循环停止(处于濒死状态),术野几乎无血的状态下切开下腔静脉,取出癌栓。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切开大血管时造成的大量出血,而且术野清晰,便于手术。在体温15~18下,人体细胞代谢暂时处于休眠状态,避免了缺血缺氧导致的严重损害。
其实,早在1998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的医学会议上,郑少斌就作了“肾癌根治性切除加系统性淋巴清扫、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手术”的大会发言,反响热烈,会后多家医学杂志争相要求发表该论文。
近些年来,郑少斌和同事们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成功切除肾肿瘤伴高位腔静脉癌栓的病例有16例,停循环呼吸时间最长的一例达到65分钟。其中最早的一例手术患者至今已成活了将近6年。
2006年,泌尿外科一名护士去爬广州白云山,在半山腰突然遇上一个中年男人“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这位护士吓了一大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那个中年男人对她说:“你忘了?我在你们医院做过肾癌手术,是你给我做的特护!”原来,这位中年男人是1999年12月在南方医院做的肾癌手术,当时主刀的郑少斌采用的就是深低温、停循环技术。
就这样,再多医院不敢也不愿意接收的,再满目疮痍的病人,只要找到郑少斌的,他都尽心竭力,用娴熟而高超的医术为他们重新找到生的希望。
“幸运的是,这些病人的手术都很成功。术后的复查和随访效果也还不错,这样我就放心了。”
就是凭着这股勤钻研、不放弃的精神,在郑少斌的带领下,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南方医院泌尿外科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肾癌的治疗上,南方医院泌尿外科目前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在肾癌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手术方面,不仅做得多,而且做得彻底。患者手术后5年成活率达79%以上,这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对于病人,一贯内敛、不太张扬的郑少斌主任在外界看来,似乎并没有太多让人津津乐道感人事迹。而用同事的话来形容:“他为病人做了很多,没做好的事情肯定不会说出去,做好了的事情也几乎都不说,他从来不看重这些。”
譬如,在给病人做癌症手术时,他宁可自己辛苦点,甚至冒着风险多站几个小时,也要把病人体内的癌症病灶切干净。这个时候,他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但郑少斌认为这很值得,因为这才是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最深层次的医德。
作为外科医生,精益求精是总的要求。但精与细的掌握要适度,有些手术要做得非常细致,像癌症手术,如果做得太粗,癌细胞转移的组织没有切干净,疾病就容易复发,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送命。但也有些手术要大刀阔斧,尽快结束战斗,这样才能保住病人的命。”
“就算真的撞到风险了,病人明年可能就来找我打官司了。但是,现在,作为一名医生该尽心尽责的,我一样不会含糊——医者父母心,这种付出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前些年,对一些需要用引流管的贫困患者,郑少斌经常亲手用输液管做成引流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谈到当时的情景,郑少斌手舞足蹈,显得很兴奋。他说,一根进口引流管价格1000多元,而农民养一头猪还卖不到这个价钱。虽然这种行为现在不被允许了,但在当时,郑少斌帮助不少患者减轻了负担。
在泌尿外科,有个人人都能做到的对待病人 “三个坚持”原则:坚持把治好病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坚持尽量让病人少花钱。郑主任是这么要求他们的,自己多年来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铁腕下的柔情
1993年,郑少斌来到南方医院,英俊的外表,横溢的才华,再加上开朗的性格,喜欢音乐、诗歌、散文,这个时侯的郑少斌,总是很引人注目。
1998年,他被任命为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由此,他的性格也变得沉寂下来。
“肩上担子一下子重了,我必须沉下来,静下来,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成为榜样,才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工作中的郑主任有点“铁面无私”,只对事,不对人。护士长和他一起工作十几年了,一旦工作有所疏漏,即便是手下护士的失误,也必然招来主任的严厉批评。
他在工作中是个惜时如金的人,我必须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清晰地说明一件事情,他不喜欢长篇大论,所以,每次去他办公室商量汇报事情之前都得打好腹稿。”左翼护士长这样说道。
泌尿外科的病例讨论会也是别具一格,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术报告会,肃穆、安静,讲台上是医生们有条不紊的发言,底下整齐地排排坐着科里的医护人员,郑主任说,正规的病例讨论就应该这样,好习惯对培养一个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很重要。
泌尿外科每天早上的早交班会议也是如此。虽是常规会议,但没有一个医生和护士敢于常规对待,工作交接的时候,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得斟酌,一旦有疏漏,也必将换来郑主任的严厉批评。
甚至连科里医护人员的着装,郑主任也是严格规定,不许穿牛仔裤进病房,更不许穿短裤、拖鞋等,衣服也必须是有领的。他认为,作为医疗工作者,职业形象很重要,一是影响到患者的信任,二是规范的着装是培养规范行为的开端。
多年来,泌尿外科的护士队伍一直是非常稳定的。但对于护士,郑主任也似乎不太关注,科里新来的护士来了一年多了,他碰见了还叫不出名字,也曾因此在科里聚会的时候被屡屡罚酒;也甚少见他对谁嘘寒问暖,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然而,在天气将冷未冷的时候,他会冷不丁地交代护士长去买一些暖和的外套给护士们上班穿着;每月发工资的时候,他从不过问谁最多,只问谁最少,最少的那个护士够不够用?生活是否有困难?是否要给予补贴?等等。
作为导师,郑主任的严厉也是出了名的。
“无论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还是科研工作者,都得求真务实才能学到真东西,出真成绩。所以,我一再对我的学生说,按照国家规定,没有SCI是难毕业,但如果让我发现你们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有弄虚作假的嫌疑,我更让你们毕不了业!”
“做医生就像一棵树,可以长得很高,也可以长得很矮,可以长得很直,也可以长得很歪。所以,在成长的初期,保证主干的修直很重要,不要有太多的边杈,一旦长岔了,就长不直,也长不高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学生,他从不过多过早要求他们出成绩,出结果。“让他们静下心来去探索,去钻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收获或许能远远大于最终的结果。”
严师出高徒。从医从教近30年的郑少斌,现早已桃李满天下,有的早已是各大医院的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或者医疗骨干。教师节的时候,广州周边地区的弟子们再忙都会过来看望恩师,实在赶不过来的都会发来短信、打来电话、寄来贺卡。真正长成一棵大树的时候,他们才领会到了严师对于他们的深情厚爱。
 
责任编辑:殷金星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