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坚平诗语诗歌精选与莽原婆婆的精彩诗评《五》 - 诗朋文友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诗朋文友

吴坚平诗语诗歌精选与莽原婆婆的精彩诗评《五》

2014-1-1 22:14 查看: 2729 原作者: 吴坚平 莽原婆婆来自: 中华人物文化网


《城》

作者: 吴坚平

空洞中拥挤的幻想
一杯咖啡的时间

淡忘的恰恰是苦涩
高跟鞋走在午夜
像时间弹错了琴健
夜的神秘的街灯
让街道漫长,什么人还在寻找
一个无法组合的词
爱,没有谜底的游戏
在霓虹里变幻
人们多么像灵巧的蛙
追逐每一次呼吸
高楼总在怀疑里
俯视着虚妄的倾斜
一座图书馆侧着身等待
下午的阳光流淌
沙滩的日光浴
文字像海贝被晒干
诗人们在半空的窗下
只能押着貌似镇定的韵脚
用一棵草的强大
抵御莫名来袭的气流
女人更像一瓶香宾
祝酒词却被挤出了酒会
一个绅士头发凌乱
他忘了牛津词典
只能望着大吊灯发呆
这是一个不需要更多拼写的城
路牌冷冰冰的没有任何历史
所有的人都像吊篮中
那些并不想孵化的蛋
拥挤是怕摔碎
空洞也是怕摔碎
没有一个人
相信过城的永恒
和自己的短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城》引发的思考

作者 : 莽原婆婆

这个世界有多少座城?又有谁为自己赖以存活的城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诗语的《城》让人突然觉得自己有负于自己的城,你生活在它,甚至于出生、成长于它,你为它做了些什么?你是否了解它、理解它、奉献它、爱惜它呢?这应该是每一个生活在城中之人不可以回避的命题吧?

诗语以多层面、多视角、多时段、多身份、甚至于多情感的叠加具象,揭开了一座城朦胧的面纱,展示出她的包容性、多元性、忧患性等等潜在的魅力。

这座城并非醉生梦死之处,即使她难免“空洞”还不是那样饱满充实,但却有“幻想”而且“拥挤着”,她应该是一座希望之城,人们在她的怀抱追逐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在追求中,忘掉的是苦涩,点点滴滴的成功、喜悦、甜美,留在记忆里继续鼓舞着勤奋和追求;

午夜,高跟鞋的响声,“像时间弹错了琴键”,这个女人给静夜奏响了乐音,她脑中是否还萦绕着某个歌会、舞会的音乐呢?在下却想到至少这座城的街路是平坦的,她可以不必脱去高跟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些饥饿的日子,我的同事为了从郊区的学校回市区给孩子喂奶,在晚上开完会后(那时除周六、日无会每晚有两小时左右学“毛选”或传达“最高指示”的会,农村也不例外,叫“半夜会”),冒着大雪严寒,赶十几里的上坡路,因为路滑结冰,她们?不得不脱掉皮靴,只穿着袜子往家跑。

在神秘的让街道漫长的街灯下,有人还在寻找着什么,也只能是“爱”,对于失去它的人,是“无法组合”的词,是“没有谜底的游戏”,但他(她)还在无望地寻找着谜底。

人们并未因种种的失落而失去希望,像蛙一样追逐着每一次呼吸,谁会轻言放弃?诗人是这样鼓励着彷徨的人们。因为楼太高,当你俯视时,会有一种倾斜的感觉,住在楼上的人们,是总在怀疑里,对安全的疑虑。我于京儿子的28层居室时,总觉得那玻璃整体墙怪异,让他用木板将下边挡起来,他却不以为然,说阳关充足,充足到在屋里不戴墨镜都不行。幸亏不恐高,而儿媳都不敢往下看。住高层也是对勇气的考验啊!这也许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环境,欧美发达国家很难见到住宅几十层高,花园别墅居多;诗人机智地以描写人的感觉揭示这座城的快速膨胀。

所以,就有“诗人们”“押着貌似镇定的韵脚”,诗人一般是买不起别墅的,只能在“半空的窗下”写诗,而不住在半空的人多不写挣不到伙食费的什么诗的。这里的思考深入到城的内脏了,你玩高雅必不能与金钱挂钩,如果没有商品化,城也就无法存在、发展了!而城中并不缺乏文化元素,“图书馆”有等待的人,或下午才开门?读到这里,你好像就置身于图书馆等待的人们中,下午的阳光流淌,是城的宁静(即使是不大的角落)是城的留恋,是人的追求是人的美。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