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力作,多采纷呈 - 晋唐书画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书画频道 晋唐书画

躬耕力作,多采纷呈

2013-12-31 13:38 查看: 1947 原作者: 杨铁泓来自: 中华人物文化网


 

山西晋唐书画院书画家艺术作品及风格评介之一

 
 —— 记山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山西晋唐书画院院长宋惠民先生

     在全国铁路系统。提起宋惠民的名字,许多人都会翘指称奇。一是欣赏他的多才多艺;二是感叹他的创作丰厚。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笃深造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俗话说:“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十年来,宋惠民以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执着耕耘,在艺术的深厚土壤里,留下了深深足迹和累累果实。在中华艺术大观园里焕发出令人夺目的光彩。
纵观宋惠民先生的艺术成就和他走过的艺术道路,笔者有几点深刻感触:
功力扎实,厚积薄发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大凡有点出息的文学艺术家,都有这样的禀赋:那就是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感受力和深切的参悟力,以及灵感的不断喷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赋”。然而这仅是一方面。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聪明”。这道出了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真谛。虽有天赋,没有加倍的付出是不会有突出成就的。古语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宋惠民除了对文学艺术有着天然的兴趣喜爱外,更有笃定的志向。自少年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起,便咬定青山不放,立志献身艺术。因此,宋惠民的艺术追求虽然路途崎岖,但不改初衷,始终如一。
    宋惠民对文学艺术兴趣广泛、涉猎丰富,可谓棋琴书画,诗文剧影,金石篆刻、弹拉说唱,均能驾驭。其中尤以书、画、摄影造诣颇深。
    从少年时代的初学乍练逾古稀之年的学富五车,宋惠民先生的艺术创作经历,用“勤、苦、思、娴”几个字可以概括;“勤”,即腿勤,手勤、眼勤,这在宋惠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名师大家授课,还是书画作品览展;更是优美风景写生,先生都会不吝汗水、不惜代价欣然前往,如饥似渴,吸纳精髓。
    “苦”,即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这在宋惠民身上也体现的诚感天地。例如,在拍摄《铁龙飞渡》这幅作品时,为了摄取最佳效果,作者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三下河北省大洋河,最后一次在数九寒天中冒着风雪等了几个小时才拍下比较满意的镜头。这幅凝聚了作者心血和甘苦的作品,受到了专家的普遍称赞,并被评为全国铁路职工摄影艺术一等奖。
     思”,即“格物致知、穷理正心。”宋惠民先生恪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在勤学苦练的同时,艰辛探索各类艺术创作的规律。他思接千古,行迹八荒。既从古代大师那里传承精神,又从祖国大好河山中汲取灵感,还从西方的艺术精品中加以借鉴。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在实践中加以探究和熔炼,做到了知与行合一、学与思同步。
    “娴”,即,炉火纯青,臻于至善。几十年来,宋惠民先生凭着锲而不舍的实践和探索,在艺术创作,特别是书、画、摄影创作领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创作水平不断提升、日臻完美。不拘题材限制,不囿体例约束,挥毫泼黑间总能游刃有余,应运自如。精品迭出。这与先生不惧修远。九死不悔、上下求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扬而不厉,刚柔兼济。
    个性十足是一个艺术家特有的禀赋,风格鲜明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在艺术创作,特别是书画艺术的创作上,宋惠民既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襟,又不亦步亦趋,生搬硬套。他的原则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采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评价一点也不为过。
      他的书法作品个性卓著。宋惠民先生有五十余年的书法基础,篆、楷、草、隶、行均有相当造诣。用笔苍劲颇有金石之力,线条组合更具浑然大气。如他的篆书、笔画粗细均匀,结构章法平衡对称,具有整齐美。他的行书笔锋如行云流水,有骨有肉,有刚有柔,颇具质感和立体感。彰显形体之美。作品《陆游卜算子、咏梅》曾东渡扶桑在日本展出并被日本国会收藏。特别值得推崇的是宋惠民先生的“断隶”。这是隶书书法的一支流派,它的特点是拓碑石刻的书法作品,这类作品具有金石镂刻之功。宋先生的“断隶”笔力苍劲、力透纸背、入目三分。无论是用笔、结构、章法都达到了形象美与抽象美的统一。使书法艺术的表情丰富了起来。深得书法专家的极高评价:“气格俱盛、自成一体”。
    宋惠民先生的绘画作品也同样风格鲜明,造诣颇深。从五十年代青年时起,他专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等,虽然画种多样,但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绘画基础。八十年代开始,宋先生开始专攻中国画。对五代以来的历代国画大师的画都十分喜爱,从他们身上广泛吸取营养,学习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技巧,使自己的国画创作水平日益精湛,不断超越前人和自我。工笔花鸟、细腻精致,水墨山水、气韵生动。特别是他的山水画,既具有北方的浑厚苍茫深邃;又兼南国清新修润空灵。如他的国画《春色泛桃花》笔墨相容、结构旷远、墨线柔美、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致、,苍润华兹、点线灵动、洒脱高雅、形神兼备、画面层次丰富,兼顾了南北刚柔相济的画风格调,可以说独树一帜,审美趣味极高。
    宋惠民先生的艺术创作虽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始终保持淡然谦和的态度。他说:艺术无止境,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当张扬自己的个性,但要扬而不厉,保持中和之美。这道出了宋先生做人做事以及艺术创作的态度和风格。
三、殊荣叠加,成果丰厚。
    只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硕的收获。宋惠民先生凭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在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以栉风沐雨的磨砺,求索不止的执着,披肝沥胆的开拓,征服了艺术路途中无数雄关漫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斐然业绩。
    多年来他创作的诗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和篆刻等作品达2000余幅,其中近千幅作品被各种报刊、杂志所采用,一些优秀作品还在国际、国内、省、部、市以及铁路系统等各类大展上获奖。如《铁龙飞渡》获全国铁路艺术摄影一等奖,《和平使者》获全国 “团结杯”金牌和国际金奖,《碧水欢歌》获全国摄影艺术二等奖,《黄山系列组照》获全国铁路摄影艺术一等奖。国画《秋韵》和书法《陆游卜算、咏梅》两幅作品,东渡扶桑在日本展出并被日本国会收藏。中国画《西岳华山》(写意)二零零一年入选中、日、韩美术作品联展。
    由于他突出的业绩,1996年被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聘为研究员(教授),1999年被聘为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顾问委员,2000年担任全国明星杯诗、书、画、影大奖赛评委会主任,同年被推选为山西省文联主席团委员,2001年被授予二十世纪香港荣誉博士称号。
    他的个人传略被分别辑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全球华人专家名人远程交流网》,《世界名人》,《中国当代艺术名人》, 《中华人物辞典当代文化卷》,《新世纪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宝典》等国内外颇有影响的艺术类专项辞典中。他的书画作品早已被国家权威机构认定为具有很高的价值。
    2013年10月13日,山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晋唐书画院在太原市碑林公园正式成立,宋惠民先生由于其德高望重,被同仁推举为院长。宋先生笔耕不辍,倾心致力于书画艺术的普及,推广和弘扬。
    面对宋惠民先生的崇高追求,笔者在感佩之余,欣然命诗一首以达敬意:


艺苑躬耕六十春,
业精于勤众采呈,
硕果殊荣淡然对,
再饱笔墨妙丹青。

(作者:杨铁泓系本网特邀艺术评论家,作者文笔老辣、精炼、瑰丽。曾在各大报刊、杂志、网络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专题文章、艺术评论上百篇。)

责任编辑:夕阳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