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锋先生的无为斋杂谈二则 - 作品展示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书画频道 作品展示

王先锋先生的无为斋杂谈二则

2013-12-30 21:32 查看: 2794 原作者: 王先锋来自: 中华人物文化网



(一)无尤寺

    相传,无尤山上乌尤寺,菩萨灵,方丈贤。大统三年,天大旱,沟渠干涸,禾苗尽枯。无尤寺方丈率众僧祈天求雨。但见方丈双手合十,盘坐于地,头顶以缶,内装火药,命一小僧将燃香一把,插入缶中。僧民见状,无不两腿颤颤,急于先走。顷刻,乌云四合,雷声大作,沛然而雨,山崖百泉,枝桠万瀑。雨连三场,随得丰年。四乡百姓上山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由是,菩萨得以金身,方丈得以锦伽,无尤寺香火盛极一时,名扬三府。

     越明年,有里长会乡绅上山进香并陈述民众欲广舍布施重建配殿,未近山门,但闻丝竹歌妓之声杂大荤醇香之味越高墙而出,里长乡绅人人垂首丧气,怏怏而归。

     通宝五年,有樵夫过乌尤寺,但见残垣断壁,枯枝昏鸦,狐兔出没。

(二)无为斋中读《聊斋》

   “无聊才读书。”这句这些年流传甚广的俗语,好象本来就是替我这个半瓶醋——既贫又酸之文化人勾画出的神态肖像。仔细想想,这句俗语对于我其实并不俗,我信,我也服。

       前些日子,塞上北国一直处于极端的寒冷天气。用哈气成霜滴水成冰来描述气温之低一点儿也都不算夸张。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象我这样一个毫无利欲驱动之人,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不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出门去做个甚?待在家里又该做个甚?还能做个甚?又会个做甚?百无聊赖,只能去验证那句俗话。

    那天,在书橱前左看右看,上翻下翻,最后取出一本《聊斋志异》,又中了那句俗话。

     1981年齐鲁书社出版发行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精装本,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山东淄川蒲家庄蒲松龄旧宅纪念馆购买的。那些年工作忙,较为有聊,无暇阅读怪异鬼狐之类的东西,一撂十年就过去了。眼下无聊,着实应该认真读一读甚是妖甚是狐。既然该读,干脆从序言读起。序言有三,自序外,另有康熙年间之紫霞道人高珩和豹岩樵史唐梦赉(作者待考)各一序。写于康熙壬戌仲秋既望,署名唐梦赉题写之序中有如下文字颇值得为玩味:“余谓事无论常怪,但以有害于人者为妖。故日蚀星陨,鹢(水鸟)飞鹆(八哥)巢,石言龙斗,不可谓异;惟土木甲兵之不时,与乱臣贼子,乃为妖异耳。”了了几语,把“异”、“怪”、“妖”、“狐”几个字内在的含义,把一部《聊斋志异》题材其论断大义与赏善罚淫之旨,揭示的明明白白。康熙壬戌年间,正值大清封建王朝走向上升隆盛时期,作者唐氏敢于一针见血地提出“以有害于人者为妖”之一家之言,真真是敢于冒天下之大不讳。

    无限的大千世界与人们有限的视局限性永远处于一对矛盾之中。除少数圣哲之外,对于人之绝大多数,总是以已见已闻为常,以未见未闻为异。这个“常”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十分重要,实在是国人恪守传统常理的一个“度”,恪守这个“度”者为人,丧失这个“度”之底线者即被称为“异”,或“妖”或“狐”耳。读过历史典籍或有一定阅历的人,相信对这几个字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远的不说,仅回溯过去的两个三十年,每一个过来人,想必对那些祸国殃民之贼、妖言惑众之辈、奇谈怪论之言、“狐媚害人”之妖、诡异坑人之事给民族、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何等严重,我们对唐氏和蒲氏作品之“异”、“怪”、“妖”、“狐”、“鬼”、“精”之特定内涵便不难理解了,对《聊斋志异》这部名著的题材选取及主旨大意便不难理解了。

               写人写鬼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先生给予《聊斋志异》的评价实在是高啊!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