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明:走遍世界传播关帝文化 - 关公文化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关公文化

朱正明:走遍世界传播关帝文化

2013-12-12 11:40 查看: 3621 来自: 世界关公文化


世界关公文化网消息:近日,《三峡日报》“根在宜昌”专访了摄影家朱正明先生,现全文转载如下: 
 
【人物档案】
  朱正明,1955年5月生于湖北当阳。湖北省委统战部海外中心主任,湖北省非洲商会秘书长,兼任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荆州关公文化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级摄影家,副研究馆员。
  他致力于弘扬中华关公文化,28年来远涉东南亚、美洲、欧洲、非洲,行程39万多公里,拍摄万幅展现关帝文化的珍贵图片,收集众多珍贵史料,出版了《中国关帝文化寻踪》、《世界关帝文化》、《世界关帝圣像集锦》等大型画册。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成功举办了《世界关帝文化摄影展》。
  20多年来,朱正明有80余件作品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
 
 关公以“忠义仁勇诚信”著称于世,是华夏千古传颂的英雄。为寻访世界关帝文化,朱正明走遍了中国,并远涉东亚、南亚、美洲、非洲、欧洲,结交了世界各地众多真诚难忘的好朋友,拍摄了数万幅珍贵图片,收集了许多宝贵的关帝文化文物史料。
走的路越远,对中华民族的情越浓,对关帝文化的缘越深。朱正明深深感悟到:关圣帝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忠义仁勇诚信”的道德偶像;关帝文化,已经成为连结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 走进关陵,开启关帝文化寻访之旅
  上世纪60年代,老父亲带着朱正明第一次走进湖北当阳关陵。走过一重又一重殿堂,在中轴线的尽头有一个山丘一般的大墓,一条狭窄的墓道直通到墓室中央。父亲牵着朱正明的手,慢慢地进入墓室——在苍穹般的墓室顶上,悬着四根铁链,托着一个巨大的黑乎乎的棺木,四周有几口大缸,亮着忽闪忽闪的长明灯,庄重而神秘。守墓人告诉朱正明,这就是关羽的棺木。
  童年的那次关陵之旅,给朱正明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些从说书人口中听来的关羽故事,一下变得亲近起来。从那以后,朱正明几乎每年都要去一次关陵。
  1983年,关陵墓开始修缮,那段时间,朱正明每天都要拿着相机来到关陵,记录修缮过程中的点滴变化。雕刻着龙纹的石栏杆,修葺一新的围墙,新建的亭台,朱正明将记录了这些新变化的照片寄给了中国新闻社。一周后,朱正明记录“当阳关陵修葺一新”的照片陆续被国内外多家报社刊载。这批照片的发表,激励着朱正明继续投身关帝文化的研究。
  从宜昌向东遥望,约70公里处,有一座山如巨船覆地,横卧于群峰之上,这就是相传关公显圣的玉泉山。玉泉山下,至今仍矗立着“关云长显圣处”、“最先显圣之地”石刻大碑。显圣处的对面,有一座全世界最早的关帝庙。玉泉山冬暖夏凉,树林幽深葱绿,时而云雾蒸腾,恰似人间仙境。为了拍摄玉泉山及山中的关帝文化景观,朱正明委托当阳机场的朋友,先后11次开飞机载他上天航拍玉泉山。在飞机上,朱正明用相机拍下了群峰簇拥的玉泉山,这些珍贵的图片,后来被《中国当阳》、《中国关帝文化》等大型画册选录,并在海外多次展出。
    
    朱正明走遍千山万水,最留恋的是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 八次进藏,推动拉萨关帝拉康修复
   1995年,朱正明的《中国关帝文化寻踪》大型画册准备出版,但总觉得不满意。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没有反映关帝文化的照片进入画册是一个遗憾。朱正明当即向西藏自治区发出传真,询问当地是否有关帝文化遗迹。没几天,西藏朋友回复:“拉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关帝拉康(庙殿),但是残破得很厉害。”
  朱正明得知西藏有关帝庙后十分激动,独自一人从成都登机飞往雪域西藏。在拉萨磨盘山关帝庙,朱正明发现正殿没有关公像,殿外的珍贵古碑已经破损,配殿垮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拉萨大街上打印了一份慷慨激昂的《捐赠书》,他拿出两个月的薪水捐给拉萨关帝庙,随后又和西藏朋友一起,沿着雅鲁藏布江向西,到日喀则、江孜等地寻访关帝庙遗址。
  从西藏回到武汉,朱正明心中老是记挂着那片雪域高原,提笔写出了《飞越喜马拉雅》、《在青藏高原寻访关帝文化》等文章。西藏关帝文化作品发表后,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
  2001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到西藏采访关帝文化,朱正明被特邀为文化专家,与记者共同前往。考察团一行来到拉萨关帝庙,看到这座见证着多民族友谊历史的关帝庙残破不堪,心情都非常沉重。中央记者考察团回到北京后,一篇又一篇关于雪域高原关公文化的报道刊登在海内外新闻媒体上。不久,国家拨款数百万元,用于修复拉萨关帝庙。
  十余年间,朱正明8次进藏,或为拉萨关帝庙修复募集资金,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拉萨关帝庙的点滴变化。如今,红墙绿瓦的拉萨关帝庙,高高地矗立在布达拉宫对面的巴妈热山顶,艳丽的五彩经幡在高原的风中飘扬。到拉萨关帝庙朝圣的各族民众,还有海外朋友,共同感受着雪域高原关圣帝君的伟大,共同传诵着关圣帝君“忠义仁勇诚信”的故事。
 
  ● 五赴非洲,恢复非洲大陆第一座关帝庙
  2009年早春2月,朱正明随湖北省政府访问团赴非洲考察。访问团来到莫桑比克时,朱正明听说这里曾有非洲大陆第一座关帝庙,便在考察之余寻访关帝庙旧址。在非洲学者贺建平、莫桑比克侨领任南华先生的带领下,朱正明来到莫桑比克关帝庙旧址,而这里已经被改建成首都艺术院校。
  经过打听,朱正明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莫桑比克共和国成立后,将前政府银行、学校、医院、工厂、庙宇等资产一概收归国有。华人的关帝庙、中华会馆、中华小学也被“没收”。
  为寻找关帝像,朱正明一行来到莫桑比克国家艺术博物馆,经过反复交涉,他们终于进入了博物馆最隐秘的地下藏宝库。眼前的景象令朱正明惊叹:1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被铁丝网密密地围着,网内堆放着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在铁丝网外面的墙边,朱正明发现了关帝庙神龛。神龛的基调是中国红,周边是一串串金黄的木雕花卉,红脸关帝爷静静地端坐在神龛正中。神龛下方,是能工巧匠雕刻的关公故事,30多年了,灿灿的金色仍那么鲜亮。在楼梯拐角处,朱正明找到了关帝庙铜铸香炉,上面刻着“中华会馆”、“光绪甲辰吉日立”等汉文,还有当年关帝庙里黑得发亮的紫檀条椅。
  在参观关帝庙昔日陈设的时候,朱正明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非洲大陆的关帝庙应该尽早修复,让关老爷“忠义仁勇诚信”的精神在非洲大陆永久传承。经过访问团和当地华侨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当地政府将关帝庙归还给了华侨协会。“关老爷”在莫桑比克国家艺术馆地下静静端坐了36年以后,在2011年夏天,重新回到马普托关帝庙。非洲大陆的广袤土地上,又燃起了神圣的“忠义”香火。
朱正明先后5次去非洲,每次他都会找到关帝文化在非洲的新线索。在南非,他向大使馆总领事赠送了《世界关帝文化》大型画册,并向南部非洲多家商会会长宣讲中华关帝文化;在毛里求斯,他在首都寻找到了关帝庙,并与毛里求斯百位侨领联欢,许多华侨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加纳,朱正明向加纳大学中文系学生讲述关公的故事,向他们赠送关公像,一位黑人姑娘高兴地说,“关公是中国的大帅哥!”
 
  ● 心系宜昌,献计家乡关帝文化发展
  近几年,朱正明先后出版了《寻访三国故地》、《世界关帝文化》、《世界关帝圣像集锦》等专著,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成功举办了《世界关帝文化摄影展》。朱正明每次在摄影展开幕时都要说上这样一段话:“我来自中国的湖北宜昌,那是个神奇的地方,东极江汉沃野,西接巴山蜀水,南望古城荆州,北牵襄阳故道。我对关帝的了解源于那片土地,我对关帝文化的寻访始于那片土地。”
  在寻访、传播关帝文化的过程中,朱正明一直心系家乡。在朱正明看来,当阳关陵与洛阳关陵、山西运城关帝庙相比,虽然文化底蕴最深厚,但规模却最小,陈设也最简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朱正明为当阳发展关帝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朱正明说,洛阳关陵、山西运城关帝庙内都植有大量古树,给人一种庄严、静谧的感觉,而当阳关陵则缺少这种氛围。2011年,当阳举行关陵朝圣大典,在朱正明的提议下,沈阳德源集团崔董事长在关陵古墓周围用珍贵鲜花排出“忠、义、仁、勇、诚、信”几个大字,成为朝圣大典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年,崔董事长准备为当阳关陵引进更多的柏树和松树。朱正明说,再过几年,当阳关陵也能像洛阳关帝林、山西运城关帝庙一样绿树成荫。
  2012年初,朱正明争取到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会长雷震寰的支持,发起了一项资助宜昌贫困大学生的活动。2012年8月,朱正明回到母校三峡大学,并与校方协商一致,设立“关公文化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非常高兴能为家乡做一点事情,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年轻人。”朱正明说,发展文化项目只是一个方面,说到底,关帝文化乃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靠年轻人发扬光大。
(三峡日报记者 曹阳)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