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展新疆办《武圣关公书画展》 - 关公文化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关公文化

金伟展新疆办《武圣关公书画展》

2013-12-12 11:38 查看: 3214 来自: 世界关公文化


  据5月31日《新疆经济报》报道(记者刘俊佑):故乡意味着什么?是一个人生活过的一个地方,是曾经的驻足地,是留下很多记忆的地方,是这块土地上特有的一种味道,还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对中国著名军旅书画家金伟展来说,这些似乎都有,但似乎又无法说得清楚,唯一能让他对第二故乡新疆表达情思的还是在新疆军垦美术馆展出的《武圣关公文化》作品展。
  金伟展是从新疆走出去的书画名家,回族,他有不少头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书画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紫光阁名人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沫若书画院副院长。他擅长人物、山水画,兼攻行草书法,戎马生涯几十年,长期从事部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从金伟展的童年开始的。那时家里条件差,喜欢画画的金伟展就在地上画,在纸片上画。为了给自己创造绘画的机会,他专门进了印刷厂,那里不仅有丰富的纸张,更让他得心应手的是经常能一展他美术字的才华。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金伟展一身戎装来到新疆,在部队里历练,成长,十年的部队生活给他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比如:新疆的雪山,新疆的物产,新疆的人文、新疆的多元文化,他觉得这些都非常适合用画笔来表现,于是,他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开始画速写,给《解放军报》等媒体画插图、投稿,画面上有人、有景,有反映部队生活的、有表现时代主题的。
  那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跟新疆有关的速写作品,尤其是新疆的山水和人物速写,在部队引起反响。现在回想起来,金伟展都觉得,没有在新疆的生活经历,没有对新疆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他怎么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因此,在很多场合,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很多展览上,他都骄傲地说:“我永远都忘不了新疆的奶茶,新疆的毡房,新疆可亲可爱的各族群众和他们憨厚朴实的笑脸,新疆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
  真正让金伟展成名的还是关公。金伟展画关公是有原因的。
  除了小时候奠定的基础外,金伟展在空余时间外出采风时发现,南方等很多城市都有关公的塑像,有铜的,有陶瓷的,有铝合金的,唯独很少能看到画关公的画作,他觉得似乎有些遗憾,就想着能进行些尝试,但很快,金伟展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那时他对关公并没有多少了解。经过反复的徘徊思考,金伟展下定决心,给自己明确定了位:就从零开始了解关公,画关公。
  了解关公比画关公更费神,费精力,费体力。为了全面精准地刻画好关公这个人物形象,做到形、神、气兼备,金伟展一遍遍看《三国演义》,查史料,找过去的照片,又不断走访关公的传人及后人,了解关公的生平事迹、成长环境以及历史背景,慢慢地,“武圣”关公的形象开始丰满,对关公的内心世界也能很好地把握了,金伟展开始用画笔表现,从单幅的供奉型关公到大尺幅的静态的关公,再到动态的马上激战的关公,金伟展画得酣畅淋漓,他觉得这些画作至少把关公讲诚讲义的人物特性给画了出来。
  光画关公还不行,还要让关公骑的马也要与整个画面相匹配,要画出那种气势,于是,金伟展又开始了解马文化,了解马的喜怒哀乐。日积月累中,《武圣帝君》、《马到成功》、《桃园三结义》、《忠义千秋》、《单刀赴会》、《三英战吕布》、《义释曹操》、《千里走单骑》、《文韬武略》等系列关羽佳作不断问世,画面上,关公或者策马横刀,战马咆哮,大刀飞舞,驰骋疆场,征战群雄。或虎眉凤目,雄伟状雅;或战袍铠甲,主帅军中,英姿飒爽,端坐庙堂,壮严肃穆,栩栩如生。
金伟展说,现在展出的这些作品在内地几乎都展过,这一次来新疆,主要是故地重游,寻访旧时的记忆,用作品回报家乡父老,他期待今后能常回家乡看看,力争创作一批反映新疆题材的画作。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