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基础教育7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教育精英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人物频道 教育精英

山西基础教育7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4-12-11 14:12 查看: 2565 原作者: 记者 李林霞来自: 山西日报


记者12月9日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悉:在今年教育部评选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山西共有7个项目获奖,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课堂教学改革获得大丰收。

此次评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评选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竞争非常激烈,全国共申报1305项,其中获奖417项,入选成果包括全国多年积累的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成果。我省共申报39项,7项获奖,包括1个一等奖和6个二等奖。芮城县风陵渡中学的 《在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长期探索与实践》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分别为省教科院的《山西省普通高中“问题导学”新课堂》和《“双平台”环境下的“无界课堂”》、新绛中学的《高中半天授课制》、灵石二中的《基于云平台下学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太谷二中的《“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太原市大营盘小学的《金桥家校联系册》。其中,风陵渡中学的综合实践已深入开展10多年,大营盘小学的家校共育也受到肯定,全省广泛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收获最大,备受瞩目,其余5项获奖成果均与此有关。

据介绍,我国于2001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8次基础教育课改实验,我省同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全国性的普通高中课改实验始于2004年,我省2008年起全面进入。目前我省基础教育课改已颇具规模,有100多所普通高中、700多所初中、1000多所小学在全面深入开展,有30多个县(市、区)在区域内整体推进。

新课改实验给我省基础教育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在新课堂模式中,以小组为中心的围坐取代了以前以教师、讲台为中心的排坐;学习顺序由原来的老师教—学生学—复习、作业,变为了学生自主学—小组讨论—老师教的基本模式,“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成为四个关键要素。也就是说,在今天的课堂上,学生学习不再以老师教为主,而是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两种形态完成,老师的作用更多的是答疑解惑,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全盘传授。

新课改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教育部对我省课堂教学改革多次予以肯定,前来观摩学习的省外学校数目庞大,多数课改实验校的中、高考成绩大幅提升,课改的效益和质量得到了同行、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责编:殷金星)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