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六老人骑单车游欧洲十国 - 旅游新闻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旅游频道 旅游新闻

榆次六老人骑单车游欧洲十国

2014-7-27 16:25 查看: 3283 原作者: 本报记者 薛琳 实习生 高霞来自: 山西晚报


    骑着自行车,游历欧洲十个国家(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德国、列支敦士堡、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行程近5000公里。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这是平均年龄在66岁的六个老人,会说的最完整的英语也只有“thank you”(谢谢),然而,他们却全程自行游历了两个月。一路走来,虽然有不少困难、也遭遇了一些突发状况,但凭借着行前的充分准备和老人们的机智、勇敢,以及沿途路人的热情、善良,六位老人日前安然无恙地返回了老家榆次。

    7月23日,经过几天的休整,记者见到了这些精神矍铄的老人们。

    看地图查资料定好路线就着手准备

    “这几年,从新疆到西藏,从四川到海南,国内的风景名胜走了不少,经常可以看到那些背着行囊、骑着自行车的外国人,我就在想,那些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可以来中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也来一次这样的远足?”提及出国旅行的初衷,67岁的杨天笑着说,其实想法由来已久,但受限于时间、金钱等多方面因素,一直没能成行,最终下定决心是今年年初。和他同行的五人全是近年来一起骑车、游泳的老伙计,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是64岁。“之所以选择欧洲,是因为老刘曾经去过,经常和我们说起那里的美景,我们都很向往。”杨天告诉记者,确定大致目标后,他们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以前很少上网的他整日在电脑上找资料、看游记,还学着年轻人玩起了微信,其他五个老人也是一有机会就看地图、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出发的时候,所有的路线、行程,老杨都早已熟记于心,而且那些绕口的地名全都能背下来。”刘春喜说,在两个月的旅途中,杨天俨然成了他们的活地图。“准备阶段,最头疼的是签证问题。”杨天说,他们咨询了当地多家旅游公司、游学机构,回应都是只能办一个月的签证,和计划行程有很大出入,后来通过朋友才在北京签了三个月。签证办好了,可行李又成了问题,很多航空公司对行李的要求比较严格,宽度、高度、重量都有明确限制,而且每家都不太一样,经过多方比较,老人们最终选定了俄航。“限制相对较少,重量控制在23公斤就可以。”杨天说。

    语言不通咋沟通全靠翻译机和肢体语言

    一路走来,语言成了老人们最大的障碍。

    出行前,六个人加起来会说的英文也不超过十个单词,最复杂的也就是一些数字,“我们自己都很难想象,语言不通的我们就靠着翻译机、地图和一些肢体表述,居然能走了这么多国家。”刘春喜得意地告诉记者,最让他难忘的是到意大利博洛尼亚时,年龄最大的梁开印因身体不适而住了院。“医生在说病情的时候,全是一些术语,翻译机翻译的是肺爆裂,我们当时就蒙了,这是什么情况,还爆裂了,那么严重。”刘春喜笑着说,经过一番紧张的交流,最后才明白,原来是肺部出了一点血,并无大碍。“欧洲的很多国家道路划分特别细,因为标志和国内的不太一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上了汽车道或者高速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杨天回忆,在布鲁塞尔时,一个路口有好多个岔口,最少的也是五六个,可在导航上根本看不出应该走哪一条,他们不得不一遍遍地查看地图,确认路线。“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在当地遇到了很多好心人,他们的热情确实很让人感动。”说到这里,老人们七嘴八舌地畅聊起来。“有好多次都是人家看到我们看地图,主动上来帮忙的。”“有一次,因为地形复杂,人家专门开着车带着我走了一圈,然后又把我送回来,让我再骑着车给其他人带路。”

    小事故不断最囧的是找不到住处

    为了节省开支,老人们在出发前,专门带了小米、电热杯、欧式专用插头等,只要有水有电,他们就自己煮点儿米粥、方便面,遇到超市,就买点儿面包、牛奶,而这也是他们吃得最多的。

    而这一路走来,虽没出什么大问题,但小事故是接连不断。“我的自行车最不给力,一路走来,车胎老是出问题,先后补了六回。”65岁的胡宜远调侃自己。

    在路上,64岁的药健勇因为车轮小、坡度大,摔了个大跟头,不得不去看医生,所幸伤势不太严重,经过全面检查后,第二天就出了院。

    在三国交界处——巴塞尔,因为找不到旅店下榻,只能在火车站度过。这还不算最囧的,起码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最囧的一次是计划好的宿营地宾馆全都满员,他们从下午4点开始找住的地方,最后到比利时境内小城马特朗日时,已是晚上9点,骑着自行车绕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周围只有几十家汽车加油站。“幸运的是,加油站的洗手间里有水有电,我们就煮了点儿吃的。”杨天说,本打算就在加油站外边的长椅上歇息一晚上,后来在停车场里发现了一块公共区域,他们就在那儿搭起帐篷,过了一晚。

    老人们感触最深的是国外的环境之好环保意识之强

    “在异国他乡,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从一开始,我们就把这次旅行当成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每过一个地方,我们就像打了胜仗的士兵一样,高兴不已。”杨天说,一路走来,他们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享受着挑战成功的喜悦,都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自信心也大大提升。

    杨天告诉记者,他们六人从2009年相约骑行到现在,从最北的漠河到最南端的海南岛,游过神农架、九寨沟、新疆、西藏等多个地方,但此次欧洲之行是收获最多的一次。“感触最深的就是国外的环境,保护、维护得特别好。”刘春喜介绍,在威尼斯时,他们亲眼见到了那里的垃圾是怎么分类、怎么收集的。“只要是可能产生垃圾的地方,你都能在不远的角落里看到垃圾桶,而且分类特别细,玻璃是玻璃、塑料是塑料,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全都分门别类,而且人们的环保意识也特别强。”刘春喜说,每有垃圾船前来,也都是全自动操作,包括密封、装卸、消毒,都很规范。“作为水城,不管是在威尼斯还是在荷兰,水系都很发达,包括后来走过的很多国家、小镇,河流到处可见,但没有一条是污浊不堪,臭气熏天的,全都是干干净净,清澈见底的。”杨天说。

(责编:殷金星)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