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吴梦女士认知解读的又一次飞跃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书法爱好者,我对现代草书大师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情有独钟,于是在新浪博客贴出《缅怀髯翁——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博文。博文贴出后,很快收到吴梦的一个条子,征询是否可以在中华人物文化网转载。贴出的博文有人转载自然是对博主的抬爱,于是我欣然应允。由是,我相识了中华人物文化网总编吴梦女士。接下来,便是关注中华人物文化网的栏目、办网宗旨及吴梦个人的博客。时间一长,我认知该网是一家发现新人、推出新人、传承传统文化、摒弃功利世俗的网络媒体,总编吴梦则是一位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学多才、心胸博大、思路敏捷、善于策划的才女且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两年多来,在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空间,她给予我极大地支持,对于我的作品,不惜在多个栏目里展示。 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和解读是渐进的。今年8月2日,她在台北阳明山为平生未见一面的爷爷——中华民国元老马铎——扫墓祭拜的一幕让我震惊了。 吴梦受父母及族亲及孙子晚辈在爷爷灵前献上鲜花、敬上陈年汾酒, 祷天告祖,供奉先人 心语如同长江黄河东流水,尽在跪拜大礼中 殿宇一新, 长眠伊甸,护佑子孙,昭示后人 对一个人的解读总是要有一个渐进的理解和认知过程的。至此,我对吴梦的认知又有一个新的飞跃。在我的心目中,她不在只是一位一般的才女、诗人、社会活动家,而是一位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极深的孝女。孝悌宅门济世长。祷天告祖。当马铎公在天之灵看到自己灵前跪拜的这位大孝子孙,想必一定是大笑于九泉。 回读山西民国史料,马铎公的名字闪闪夺目。青年马铎,实属三晋奇才,时代举才,得公派东渡留学,三年而蟾宫折桂,捧得两个博士桂冠载誉而归。遂进仕效国,或执事财经,或投笔从戎、或从政辅国,皆以富民强国为己任,终获“治业昭世”的美名而盖棺定论。我给圈内的几位好友曾议论道,好一部波澜壮阔的民国史,曾有几多英雄豪杰,而今安在哉?后裔尚能继承祖辈衣钵者又有几族几门?“亲则久。”只有那些饱读中华传统经典、一生为民族为民众坚持办实事办好事而被民众称之为贤达者,方能英明流芳,宅门才能人丁兴旺,子孙也当能济世长存。 写到这里,我依稀想到旷世文豪苏东坡说过如是一句话:博览群书不只是籍以丰富自己的才学,还是在给子孙储下聪慧的遗传基因。解读吴梦,其才女、诗人、大丈夫、活动家的境界无疑是血液里流淌着晋中马氏宅门的DNA。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吴梦又曾经是不幸的。吴梦为啥姓吴而不姓马?这里,我不忍心再提及那一段令人撕心裂肺的往事。忘却吧,今天的吴梦早以锤炼成一位伟岸的巾帼;铭记吧,司马迁留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的那一段千古名言。(责任编辑:夕阳) |
孝悌宅门济世长
2014-1-16 14:27 查看: 3866 原作者: 王先锋来自: 中华人物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