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画狂张丕荣老师创作中) 《书痴画狂张丕荣》上篇文章里主要介绍了张丕荣老师是以画山水画晕墨为主,用张丕荣老师的话来讲:“把白纸画黑”就是它的特色。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然就是白纸上的黑色,不变的黑白,却给观赏者无尽的遐想。在这黑白的境界里我们照样能感受到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的视觉效果,在这里我们仿佛还能嗅到泥土的芳香,森林茂叶那种浓郁的松香墨叶的味道,同样我们也能听到风声、雨声、鸟叫声。这正是无价之清风、有声之书画。 欣赏张丕荣老师的黑白山水画,能调动我们的视、听、嗅的奇异感觉,真是不得不叫绝。这也正所谓:“墨即是色”山水之美是一种发现,而非一种存在。只要审美者具有发现山水之美的“林泉之心”就可以不必隐逸到山水之中而是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山水之乐。张丕荣老师力求把黑白山水画画到极致。但张丕荣老师也有自己的困惑,他说:“在中国画山水画的人数不胜数,而山水大家也比比皆是。说用墨,李可染先生将墨发挥到了极致,谁还能超过李可染呢?说用笔,黄宾虹先生用到了极致。无能堪比。”如何画出自己的特色,这是张丕荣老师的漫漫求索路。 (书痴画狂张丕荣老师的山水画百尺长卷的一小部分) 张丕荣老师还说“无论是书法还是画画,其实就是对纸、墨、笔、水的理解与应用。吃透了纸、墨、笔、水,也就是书画的极致了。这些说起来容易,应用起来还是很难的。这不仅需要苦下功夫、天天不厌其烦的练习,更重要的是习书画的人,要学习好国学,古文、诗词等多门知识。理解掌握了漾漾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内涵,那么,你也就理解了中国的文房四宝纸、墨、笔、砚的内涵。华夏之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书画艺术家只有勤奋的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书痴画狂张丕荣老师的山水画“太行山脉”) 张丕荣老师青年时是一位火车司机,小时候、那个年代,也没学什么文化。他虽是个火车司机,但他爱好广泛,木工、服装、烙画、雕刻、插花、唱歌等他都喜欢,并且一一尝试过。我们很难把一个开火车的和做服装的联系起来。也很难把木匠和手绘联系起来。然,火车司机、服装设计、木匠、手绘、雕刻、篆刻、烙画、唱歌、书法、山水国画这一系列的词联系起来,又能造出什么样的句子呢?这就是张丕荣。也正是他刚柔并进的性格,学习了很多刚柔皆有的本事。 观赏书痴画狂张丕荣老师作画 张丕荣老师1998年就是省级书画会员了,而这些年来、在各种名目的活动中却很难找到他的身影。他的书画在朋友群里传颂、收藏,可在媒体及网上很少有他的宣传。张丕荣老师认为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字写好,把画画好。让人一看,就说这是真功夫。这是有生命有价值的书画。难怪朋友们都说张丕荣是个“书画痴人”。古人云:“上善若水,无际惟山。”山无言而壁立千仞,是为无际自高,无欲则刚也。水无形,其至柔而克刚,上润天,下泽地,其性至灵至坚也。当我们蒙蔽尘埃的心灵在世俗和物欲中迷失方向时,不妨以山水为师、为友、为鉴、为勉,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将山水藏纳于胸。 “中华人物文化网 九州同根一家人”书痴画狂张丕荣老师为中华人物文化网画的柏树图 |
书痴画狂张丕荣
2013-12-27 13:44 查看: 3948 原作者: 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