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常沙娜:“真”爱敦煌,保护第一 - 名家访谈 - 华夏人物文化网
登录 注册

华夏人物文化网

搜索
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名家访谈

专访常沙娜:“真”爱敦煌,保护第一

2013-12-27 13:40 查看: 7212


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记者张晶、闵捷)她是“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13岁就跟随父亲来到敦煌临摹壁画;她祖籍浙江,生于法国里昂,曾赴美留学,却一直说自己是敦煌人;她已是耄耋之年却孜孜不倦为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的整理而奔波……她,就是常沙娜

    日前,82岁的常沙娜在北京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畅谈自己的敦煌情结。

    保护:“文物红十字”

    对于文物保护,常沙娜十分认同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提出的“文物红十字”构想。她说,“红十字”意味着对生命的抢救,而面临着严峻形势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急需抢救。文化遗产的威胁既来自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也有战争破坏等。“历史文物不可再生,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再恢复也不是原来的。”

    常沙娜的父亲常书鸿守护敦煌五十年,是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他经常告诉女儿,要记住“你是敦煌的女儿”。常沙娜一直未敢忘记父亲的嘱托,现在几乎每隔一年都会回次敦煌。

    从1944年第一次去敦煌到去年再回敦煌,她发现当年曾经临摹的壁画好多已经颜色暗淡,或是墙壁脱落。

    “只50年的时间,就变化这么大。那一百年呢?两百年呢?我们的后代还能看到这一千年来的艺术宝库吗?”常沙娜说。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去参观敦煌。据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樊锦诗介绍,现在每天有6000人要游览敦煌莫高窟,不得不采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人数的做法。然而,在常沙娜看来,这不是保护敦煌的根本方法。

    传承:数字敦煌

    如何在文化旅游和文物保护的矛盾中取得平衡?在她看来,“数字敦煌”才是根本之道。

    她所指的“数字敦煌”即是筹备中的敦煌“虚拟莫高窟暨游客服务中心”,近期即将竣工投入使用。该项目通过数字陈列、数字电影等形式向游人全面展示莫高窟艺术的神奇魅力,满足参观需求,缓解洞窟开放给文物保护带来的压力。

    常沙娜认为,“数字敦煌”能不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它能否取代参观游览,而不能仅仅作为游览前的视觉展示。

    此外,常沙娜还表示,对经典临摹作品的再临摹,是传承敦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张大千、董希文等就去敦煌临摹壁画。那时敦煌旅游还没有开发,他们可以随意进出每一个石窟,在里面待上一整天。他们对敦煌壁画的零距离接触,是现在艺术系的学生再也没有的机会。然而,近些年这些临摹品漂洋过海四处展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半个世纪而已,就有这么多的壁画逐渐变淡。若是连临摹品都再损坏,我们到底能给后代留下什么呢?”常沙娜说,这是一项亟待完成的事业,她正在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商量落实。

    创新:敦煌是“活”的

    1959年国庆前夕,人民大会堂完工。在宴会厅里,周总理提议为天顶上美丽的图案干杯。这个天顶,就是常沙娜结合敦煌唐代壁画中藻井图案设计的。

    多年来,常沙娜将敦煌图案运用到现代生活所需的工艺美术设计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燕京饭店……这些国家重要建筑中都有常沙娜参与装饰设计的壁画创作。1997年,她还主持并参加设计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敦煌是活的,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常沙娜说,文物要保护发展,并不是拿原作出来去发展。原作,我们要保护;但敦煌元素,我们应该大力开发、整理出来,跟我们的生活、科技结合起来。文化的传承并不遥远,它可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翻开她主持整理的《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从北魏到元朝,从地毯到头饰、项链,每一幅都精美绝伦,贯穿了中国历史渊源流长所体现的敦煌历代图案的面貌。

    “理解文脉之后,结合时代进行创新,这是最实用、最有效的传播。让民族的美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这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常沙娜说,有商家向她提出想将传统的项链、耳环图案用于现在的时尚饰品的设计中,更有人提出利用敦煌地毯、地砖图案来设计现在居家的地板。她对此表示双手赞成。

    保护、传承、创新,怎样做到这三点?

    常沙娜说,要用“真、善、美”的方法论。要真的热爱敦煌,树立保护第一的意识;要善于保护敦煌,用科学方法来抢救正在消失的世界文化遗产;要在了解文脉的基础上将敦煌的美融入到当下生活当中,让每一个人树立起保护敦煌的理念。”

责任编辑:殷金星


投票



版权所有:华夏人物文化网 业务联系电话:联系人:13015470872 15535168404 殷先生 备案号:晋ICP备19005556号-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经营项目| 组织机构| 客服服务|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百度凤凰网腾讯网人民网新浪网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干部网管理与法制网